在這16年中,less 的概念在不斷生長,

它是潔淨,是生動,是無畏,是無可預料。

它似一條線,時而直,時而曲,它前進著,跳動著。

但無論它以何種方式延伸,而源頭似乎始終始於那一點。

就此原點,我們邀來全球16位女性,探索她們心中的less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“我的童年大部分在紐約北部和緬因州界的地方度過,天氣好的話我會經常去戶外。我在波士頓大學主修新聞輔修建築學,但是學到一半發現自己對新聞不感興趣了。在做體驗式營銷之前,我在紐約與EILEEN FISHER在零售通信方面進行了長達八年的合作。2013年,我在紐約北部做了AndNorth的聯合創始人,也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長大的地方。現在我是品牌資訊、製作、寫作方面的自由職業者。”

 

 

和Alyssa結識的契機是在一次Eileen Fisher的拍攝上。她參與了其品牌旗下名為RENEW的項目——公開向大眾回收 EF 以往的衣服,進行修補、設計後再次出售,讓那些不再穿戴的衣服重新被接納。它的初衷是在品牌內部建立起一種回收和再利用程序,從而減少浪費與污染。

 

 

 

 

Q:你理解的less is more。

A: 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漸漸意識到並不需要通過做更多的事情來得到更多的東西,反倒我們需要剝開外在的東西,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
 

Q :保持生活純粹的關鍵?

A: 我會秉著保持知行合一的原則讓自己的生活更簡單純淨。我會讓自己做出的選擇符合內心真正的追求。這是一個我一直在追求並且一直在接近的狀態。我們都應該學會怎樣捨棄一些東西來追求真正有價值的東西。

 

 

 

 

Q: 哪些純粹理念讓你產生共鳴?

A: 極簡主義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恆的概念,我們一直都在朝這個方面前進。我覺得極簡的生活方式是自然的需要,大自然永遠都在進行自我平衡與再平衡。萬物都是互相包容的,極多主義也可以被包含在極簡主義中,我永遠都在探索其中的奧秘。

 

 

自離開Eileen Fisher後,可持續性,是Alyssa 選擇客戶的一條準則。

 

 

☞ less 19春新品 | 點擊立即前往

 

 

“我家的家具都是我從古董店和拍賣行裡找來的。” 當我稱讚Linda家佈置得精緻舒服時,她放下做到一半的麵包胚,從廚房探出頭說。

 

 

 

斯德哥爾摩的冬天看不到一絲陽光,在這樣的環境裡,人們對家的依戀更強烈了。設計師生活用品在北歐觸手可及。幾乎人人家裡都擁有那麼一兩件設計師作品。新老品牌的聯合讓好設計更容易融入生活。

 

 

 

Q:你是一位造型師,室內設計師,創意顧問,同時也是一位母親,這些崗位中的共通點是什麼?

A:創意與交流。在工作的時候我會完全沉浸在創意的海洋中,忘記了自己在何時何地。這份極具創意性的工作給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。我經常會問自己要做的事會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。於我而言,工作的意義就是通過和人情緒上的共鳴達到觸及人心的成效。

 

 

 

 

Q有哪些事你在做的時候不帶目的,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歡?

A烘培酵母麵包!要花很長時間來做一樣東西讓我很有治愈感,聞著新鮮出爐的麵包香和朋友家人一起吃!與其去看心理醫生,還不如呆在家烤麵包,至少麵包不會問我一些奇奇怪怪得複雜問題!

 

Q 什麼衣服能讓你釋放本性的自我?

A:質量好又透露著漫不經心的優雅的衣服。作為一個瑞典人,我喜歡夏天光著身子做桑拿和洗澡,對於我來說這就是“少即是多”的概念!

 

 

☞ less 19春新品 | 點擊立即前往

 

一件物品的生命週期是多長?這取決於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,取決於不被放棄和浪費,取決於賦予不同階段的它獨有的價值。這種與消費者之間自始如一的承諾,便是 less is pure 的最好形式了吧。

 

Photographer: kimisa h

Producer:Olivia Jun

Line producer:Yumi Komatsu

Mua&Hair:Tomomi Sano、Erica Monteiro

Stylist:Aki Maesato

Co-writing:Kimisa、歐陽丹

Location:buffy.co

Special thanks:Bowen Liu Studio